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上海高考 > 文章正文
 
上海:今年高考顺利结束成绩于28日左右公布
2006-6-12 8:47:03 来源:上海教育考试院 【字体:小 大】
规范操作 诚信考试 ---- 本市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顺利结束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于6月7日至9日进行。本市共有11.2万余名考生在151个考点、4665个考场参加考试,还有6名市盲童学校的弱视考生参加了用特制试卷进行的考试。考试顺利、平稳。今年的考试呈现以下特点:

一、试卷安全

  为加强国家教育考试的安全和保密,在考试前,由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市国家保密局、市教育考试院组成了检查组,对全市各区县、后方基地、农场局及5所承担评卷任务高校的试答卷保密室(答卷保管室)进行了专项检查,保证了今年高考和评卷中试卷的安全、保密。各考区对各考点试卷的发送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的“一天两送”要求实施。

二、准备充分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层层把关,积极落实,各考场都努力做到了窗明桌净,通风良好,环境安宁。考试前一天,市政府、市教委有关领导视察了南洋模范中学和市西中学两考点,对高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市教委、市教育考试院同时组织了6个检查组,对全市22个考点进行了专项检查。各区县的有关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本地区的考点也进行了检查。考前对全市考试工作人员进行了分级培训,选派了责任心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监考。同时,市教育考试院向上海市区以外的考点派遣了巡视员进行全程督考。考试期间,市教育考试院要求各考区加强高考期间的值班制度和报告制度,并制定了“高考考场偶发事件处理预案”,对高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制定了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处理办法。考点在加强考场管理的同时,采取了人性化措施,为考生设置了咨询台和医务室,为在考试中身体不适的考生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等。

三、命题科学

  今年上海高考试卷在命题中坚持遵循课程标准,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解题所需要能力的培养和积累,以促进中学的素质教育。同时,为了兼顾使用一、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科目采用“一卷两分叉”形式,以供考生根据使用教材的不同,选做自己适合的试题,体现了高考的公平、公正性。从考后考生的初步反映看,今年本市的高考试题难度适当,有利于素质教育。

四、考生诚信

  本市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考生诚信教育的各项措施。考前,各高级中等学校针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以考试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每个考生在考前均签署了“诚信考试承诺书”,继续坚持将不诚信考试记入考生电子档案,投档时一并予以投档。同时,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宣传诚信考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上海市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场规则》,逐步形成了“诚信考试光荣、作弊违纪可耻”的社会风尚,诚信守纪继续成为今年高考的主旋律。今年高考考风考纪良好。

五、各方配合

  今年高考前夕,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本市高、中考规定时间内禁止建筑施工作业的通告》,考试期间,本市公安、保密、交通、环保、卫生、电力、水务、城建等部门通力配合,出台了“绿色护考”措施,确保了考试期间各考点秩序平稳,周边环境状况良好,为广大考生营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考试环境。

  随着高考的结束,评卷工作已陆续展开。今年评卷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五所高校进行。承担评卷任务的高校领导重视,组织工作严密,选派了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参加评卷工作。全市共计有1800余名教师参加评卷工作,同时,评卷工作中的安全保卫、后勤保障、教师休息场地等各项工作,均有专人负责,落实到位。

  高考成绩将于6月28日左右公布。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